子宮護理
子宮是一個非凡的器官!懷孕期間,它是胎兒的安樂窩;分娩過後,它仍然重達0.7kg (1½ lb)。如果您按壓腹部,會發現子宮仍然是個像西柚般大的結實體。
身體恢復到懷孕前的過程被稱之為子宮復舊。子宮收縮恢復它原來的大小也是其中的一環。為了協助收縮,護士或助產士會在您產後對您的腹部(子宮部位)進行按摩,産後的一週內,再次按壓腹部時,您將無法摸到子宮。產後6週末,您的子宮就已經收縮到淨重60g(2盎司)了。
分娩3-4天後,用來維持懷孕的子宮內膜會慢慢脫落,形成帶血排泄物(即惡露),接下來的10-12天,排泄物顏色會慢慢變淡呈棕色或黃色。這種排泄物相當正常,無需驚慌。只要小便和大便後,使用和暖清水沖洗會陰傷口,以確保陰部乾爽清潔,勤換衛生巾便可。
但若在子宮復舊的階段中出現不適,請諮詢醫生和用醫生處方的泌尿系統護理。
泌尿系統護理
產後排尿可能有所困難,產婦排尿時會感到灼熱,或會感到膀胱腫脹、下腹不適,極其難受。這是由於排尿時需要經過敏感的陰道部位。有些女性由於產後膀胱腫脹麻木,以至更難感到自己需要排尿。所幸的是,一切很快都會變得正常。
分娩會影響到子宮周邊所有區域。不論您是否是從產道順產,您的輸尿管在過去好幾個月都一直受到胎兒的壓迫。如果您是順產,則子宮頸曾經完全張開,使得您更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。
以下是預防尿道受感染(urinary tract infection, UTI)的一些建議:
- 生產後,立即排空膀胱;之後每六小時排尿一次
- 進食足夠流質食物,尤其是多喝水
- 穿寬鬆棉質內褲,不要穿緊身褲和襪褲
- 保持陰部清潔;排便後,從前往後擦拭
如果尿道受感染,一般徵狀包括:
- 發燒
- 感到寒冷
- 排尿時感不適
- 無法排空膀胱
- 腹痛或背痛
- 尿頻,每次尿量小
並非所有人都有全部徵狀。一旦發現其中幾種徵狀,請立即諮詢醫生。
痔瘡護理
痔瘡一般來說是無害的,但卻非常煩人。孕婦和分娩不久的女性很容易患痔瘡。痔瘡是指在肛門附近出現血管腫脹現象,這是由於子宮膨脹壓迫這一區域所造成的。便秘可能還會加重痔瘡的徵狀。
痔瘡使得排便時感不適。
以下是有助舒緩痔瘡的一些提示:
- 可恆溫水坐浴,在淺盆(坐浴盆)中放入溫水,每天兩至三次,每次五至十分鐘
- 藥物可採用醫生處方的局部藥膏塗抹或使用栓劑
- 不要撓癢或過渡清潔這一區域,這只能讓痔瘡變得更加煩人
- 最好還是諮詢醫生需要時轉介外科醫生作外科手術治療痔瘡